遥远有多远

2019-11-21 15:34:00
徐向林
转贴:
江苏金融报道
4204

他总是行色匆匆,每次从北京回家乡东台,我刚从微信朋友圈看到他发送的回乡信息,跟他联系想见一面时,他回复:我已在回北京的路上,下次聚吧。


他说的这个“下次”,已经周而复始了好几年。就连我采写他的人物专访报道时,都未能跟他见上面,只能通过电话或者微信沟通采访,想想挺遗憾的。

我跟他说:你总是一个“遥远”的存在。

他回:我就叫“遥远”。

事实上,他的大名真的叫“姚远”,听起来跟“遥远”一样。

我理解他的忙碌,他年少时就背负着理想走向远方。他自小就喜爱音乐,用他的话说就是:“我为音乐而生”。为了追寻音乐梦,他从东台市郊的一个乡村出发,远赴徐州师范学院音乐系读书,毕业时很多单位向成绩优异的他抛出了“橄榄枝”,但他却选择了苏州丝绸工业学校,因为,学校为他提供了音乐教学的岗位。

然而,到了苏州后,却因为不常看到心仪的音乐会,他觉得挺郁闷的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他终于在苏州看了一场音乐会,但乐池太小,主办方不得不拆除了前两排座椅安置乐队。这让他心灵受到一记猛击,他想到了辞职,辞职的理由很简单:我想去能够经常看到音乐会的城市去,哪怕做个民工我也愿意。

那年,他辞掉了安稳的工作,同时告别的,还有一场曾经风花雪月的爱情。

为了心中的音乐梦,他到了北京,先是在一家私立学校做音乐教师,因不满足“学校不把音乐课当回事儿”,他再次辞职,办了一个口风琴培训班,后来,又去了《音乐生活报》做广告员,也就是从那时开始,他与国内的品牌乐器厂商建立了联系。

但他发现,这些品牌乐器,大多离“阳春白雪”很近,离“下里巴人”很远。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音乐才子,他深知乡村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要性,那优美的旋律,不应该只属于城市,更应该属于如诗如画的乡村。

他追逐的音乐梦开始升级。他要为乡村孩子们办一个乐器厂,他说到做到,在北京,他创办了阿波罗艺术发展中心,在东台,他创办了东台史上第一家乐器厂。

“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”。钢琴有七千多个零件,出厂前要调六次音,这些,姚远都以他执着的工匠精神做到了。他生产的乐器,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城乡中小学校,仅北京,就有两百多所中小学校用上他的产品。他的音乐产业,风生水起,还成为中国乐器协会理事单位。

向家乡的学校捐赠钢琴,向偏僻的乡村校园捐赠钢琴、口琴、竖笛、口风琴等教学乐器……这些年,他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捐献了多少件教学乐器。他还为乡村孩子们编写出《无名花》、《口风琴曲集》、《中国当代抒情歌曲选》等音乐教材,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,点缀五彩斑斓的梦想。

“听到从乡村学校传出的动人弦律,我心里就流淌着一首温暖的歌。”他说,他希望这弦律、这歌声飘向比遥远更远的远方。

追梦路上,他吃过不少苦。他却淡然处之、一笑而过。比如,他说自己在北京曾经搬过七次家、丢过七辆自行车。“每当想到北京的车流中,我丢失的七辆自行车还在被人使用着,我觉得挺自豪的。”

我们欠时间一张笑脸,时光却收获了我们的画面。“遥远”的姚远,其实与我们并不远。

    文章分类
    联系我们
    电话: 010-63721402
    4006509973
    传真: 010-63721351
    Email: 1151476033@qq.com
    网址: www.bjyueqi.com